【丹凤】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禽经》“鸞”晋张华注:“首翼赤曰丹凤。”唐元稹《桐花》诗:“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仙》:“俄见朝阳丹凤,啣一赤玉盘,上有玻璃琖二,盛香茗,伸颈屹立。”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南朝梁简文帝《汉高庙赛神》诗:“白云苍梧去,丹凤咸阳来。”唐黄滔《贺清源仆射新命》诗:“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明高明《琵琶记·春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3.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唐东方虬《昭君怨》诗之二
【楼】1.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房。~梯。~道。~层。城~。岗~。阁~。~台。~船。办公~。高~大厦。 2. 姓。
【中黄】“中黄伯”。古勇士名。《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吕延济注:“中黄伯、夏育、乌获,皆古之力士也。”2.泛指勇士。明梅鼎祚《玉合记·拒间》:“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黄。”3.指中黄子。传说中的仙人。见晋葛洪《抱朴子·地真》。宋苏轼《和读山海经》之四:“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明王鏊《震泽长语·仙释》:“冷启敬,隶淮阳,遇异人,授中黄大丹。”4.指黄帝。《文选·张协<七命>》:“启中黄之少宫,发蓐收之变商。”吕延济注:“中黄,黄帝也。”《云笈七籤》
【立】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 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 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 4. 马上,即刻:~时。~刻。~等。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