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二月六日、七日或八日。《汉书·律历志上》:“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南朝梁崔灵恩《三礼义宗》:“十一月,大雪为节者,形於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清曹寅《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客程过大雪,家信只空函。”2.指降雪量大的雪。《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登】1.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 2.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 3. 记载:~记。~报。~载。 4.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 5.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6. 进:~崇(进用推崇)。 7. 方言,穿:~上靴子。
【城】1.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 2.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
【望】1. 看,往远处看:~见。眺~。张~。~尘莫及(喻远远落后)。~风捕影。 2. 拜访:看~。拜~。探~。 3. 希图,盼:期~。欲~。喜出~外。 4.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名~。声~。威~。 5. 向,朝着:~东走。 6.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7. 埋怨,责备:怨~。 8. 姓。
【夕烽】边塞烽烟,在傍晚点燃,以报平安。唐杜甫《夕烽》诗:“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朱鹤龄注:“按唐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宋苏轼《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诗:“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清顾炎武《江上》诗:“江上传夕烽,直彻燕南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