钿蝉隐隐摇金碧释义


【钿蝉】妇女贴于面颊的蝉形金花。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姤》:“啼妆半贴鈿蝉,手语斜飞金雁。”1.筝饰。亦借指筝。唐温庭筠《赠弹筝人》诗:“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明徐霖《绣襦记·鸣珂嘲宴》:“排场寂,看鈿蝉金鴈,锦茵狼籍。”清陈维崧《冬闺》词:“有恨篝前银鸭睡,无情筝上鈿蝉啼。”2.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蝉形发饰。宋汪藻《醉落魄》词:“结儿梢朵香红扐,鈿蝉隐隐摇金碧。”

【隐】1. 藏匿,不显露:~藏。~匿。~居。~士。~讳。  2. 伤痛:~恻。  3. 怜悯:恻~之心。 | ◎ 倚,靠:~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摇】1. 摆动:~曳。~晃。~荡。~篮。动~。~摆。~头摆尾。~~欲坠。扶~直上。  2. 往上升:风举云~。

【金碧】1.金和玉。《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2.金黄和碧绿的颜色。唐罗邺《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宋苏轼《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清杜岕《报恩寺塔灯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壮丽殊。”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3.金马、碧鸡。《文选·陆机<演连珠>》:“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刘孝标注引《汉书》

钿蝉隐隐摇金碧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