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觞那得计醇醨释义


【奠】1.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祭~。~酒。  2. 稳固地安置:~都(dū ㄉㄨ)。~基。~定(使稳固安定,如“~~基础”)。

【觞】1. 古代酒器:举~称贺。~酌。  2. 欢饮,进酒:~饮。~咏(饮酒赋诗)。 方言集汇

【那】◎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里。~个。~样。~些。~时。~么。 | ◎ 同“哪”(一)(中国大陆地区已不用)。 | ◎ 义同(一),“那”和“一”连读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个。~五年。 | ◎ 姓。

【得】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3. 满意:~意。扬扬自~。  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 1. 必须,须要:可~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

【计】1.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  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  3. 主意,策略:~策。~谋。  4. 谋划,打算:~划。~议。  5. 姓。

【醇醨】亦作“醇漓”。1.厚酒与薄酒;酒味的厚与薄。宋王禹偁《北楼感事》诗:“樽中有官醖,倾酌任醇醨。”宋陆游《以事至城南书触目》诗:“百钱且就村场醉,舌本醇醨莫苦分。”2.用以喻教化、风俗等的敦厚与浇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夫人上资六气,下乘四序,赋清浊以醇醨,感阴阳而迁变。”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如来理教,随类得解,去圣悠远,正法醇醨,任其见解之心,俱获闻知之悟。”清包世臣《韦君绣诗序》:“下亦歌咏疾苦,有以验风尚醇醨。”严复《原强》:“而于一国盛衰强弱之故,民德醇漓合散之由,则尤三致意

奠觞那得计醇醨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