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司】;主持。《左传·庄公十四年》:“命我先人,典司宗祏。”《后汉书·鲁恭传》:“司隶典司京师,四方是则。”宋沉作喆《寓简》卷七:“凡人一身,平日视听言语饮食,未尝少休也。唯鼻典司出入息,劳役颇省。”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张绍堂﹞长子锡珍先从淮军典司军械,前一年病故。”典
【其】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 ◎ 〔郦食(
【权】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 2. 有利的形势:主动~。 3.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 4. 暂且,姑且:~且。 5. 秤锤:~衡。 6. 衡量,估计:~其轻重。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