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社散图空在释义


【东林】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唐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2.指庐山东林寺。唐张乔《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东林。”宋王禹偁《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东林种白莲。”亦泛指僧寺。唐司空曙《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东林寺”。3.指明末东林党。清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攀龙讲学,魏广微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社】1.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秋~。~日。~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  2. 团体或机构:报~。结~。

【散】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  3. 排遣:~心。~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居。~乱。~座。~兵游勇。  3. 零碎的:~碎。~装。~页。  4. 中医称药末:~剂。丸~膏丹。

【图】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  2.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  3. 画:画影~形。  4.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  5.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

【空】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 1. 使空,腾出来:~一个格。~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白。~地。~额。~房。~缺。  3. 亏欠:亏~。 | ◎ 古同“孔”,洞。

【在】1. 存,居:存~。健~。青春长~。  2.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4.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  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东林社散图空在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