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福地】道教对神仙及道士所居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合称。后泛指名山胜境。宋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説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清吴骞《扶风传信录》:“仙乐微闻,名花争艷,恍一洞天福地。”包蕾《猪八戒学本领》:“行近看时,更有那小桥临涧水,奇石傍山门,青苔如毯,花香袭人,真个是洞天福地所在。”参阅《云笈七籤》卷二七。漢
【萃】1. 草丛生,草茂盛的样子。 2. 聚集:~集。~聚。荟~。出类拔~。 3. 古同“悴”,憔悴。 4. 姓。 典
【名山】1.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礼记·礼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饗帝于郊。”郑玄注:“名,犹大也。”孙希旦集解:“名山,谓五岳也。”唐李白《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剡中。”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晋国名山不可数,恒岳居尊太岳附。”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一:“它上面:没有名山,没有盛景,没有古庙。”2.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史记·太史公自序》:“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司马贞索隐:“言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