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 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 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 4. 总:~为一集。 5. 居:“~卿相之位”。 6. 古代称头目、首领。 7. 姓。 | 1. 全,完全:~要。功课学得~不错。 2.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不动。 典
【忘】◎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森】1. 树木众多,引申为众多、繁盛:~林。~立。~~。~然。~郁。 2. 幽深可怕的样子:阴~。~邃。 3. 严整的样子:~严。
【戟】◎ 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钩~。~指。铁~。青铜~。
【临】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方岳】”。亦作“方岳”。1.四方之山岳。古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一指衡山)、北岳恒山。《书·周官》:“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孔传:“覲四方诸侯,各朝于方岳之下,大明考绩黜陟之法。”按,《舜典》“四岳羣牧”孔颖达疏:“《释山》云: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左传·昭公四年》“四岳”晋杜预注:“东岳岱,西岳华,南岳衡,北岳恒。”宋苏轼《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厉……而五载一巡狩,朝诸侯於方岳之下。”2.指州郡。《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