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已报可浮杯释义


【儿童】eacute;rtóng[children]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报】1. 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  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情~。晚~。画~。~端。  3. 回答:~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  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应。

【可】1. 允许:许~。认~。宁~。  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  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  4. 适合:~身。~口。~体。  5. 尽,满:~劲儿干。  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  11. 姓。 | ◎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

【浮杯】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集会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飘浮,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叫做“浮杯”,也叫“流觴”。唐孟浩然《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诗:“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五代齐己《答无愿上人书》诗:“必有南游山水兴,汉江平稳好浮杯。”2.罚饮满杯酒;满饮。《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杯乐饮,丝竹駢罗。”李善注:“《説苑》曰:‘公承不仁举大白浮君。’《广雅》曰:‘浮,罚也。’”唐恒超《辞郡守李公恩命》诗:“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宋王禹偁《寄赞宁上人》诗:“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儿童已报可浮杯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