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2. 双,比:独一无~。 3. 两样,别的:~话。不~价。
【物】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2. 内容,实质:言之有~。 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訢合】感而动,和合融洽。《礼记·乐记》:“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訢合,阴阳相得。”郑玄注:“訢读为熹。熹犹蒸也。”孔颖达疏:“熹谓蒸动。言乐感动天地之气,是使二气蒸动,则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夫雨为天地之訢合。”2.引申为情意投合。唐陆贽《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则君臣同志,何有不从,远邇归心,孰与为乱!化疑梗为訢合,易怨谤为謳歌,浹辰之间,可使丕变。”唐白居易《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序:“初,余与师相遇,如他生旧识,一见訢合,不知其然。”朱自清《民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