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1.四方诸侯之国;四邻之国。《诗·大雅·大明》:“厥德不回,以受方国。”郑玄笺:“方国,四方来附者。”《宋书·蛮夷传·师子国》:“四海之外,无往不伏,方国诸王,莫不遣信奉献,以表归德之诚。”2.泛指天下,国家。唐韩愈《顺宗实录五》:“惟皇天祐命烈祖,诞受方国。”3.指四方州郡。《后汉书·胡广传》:“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劬劳日久,后母年老,既蒙简照,宜试职千里,匡寧方国。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宋苏轼《赐新除翰林学士许将赴阙诏》:“出殿方国,则脩儒术以饰吏事;入备顾问,则酌民
【荐】1. 推举,介绍:推~。举~。~擢。 2. 频仍,屡次:~仍(一再)。~饥(连年饥荒)。~食(一再吞食,喻不断侵略)。~臻(接连来到)。 3. 进献,祭献:~羞(进献肴馔)。~新(以初熟谷物或时鲜果物祭献)。~胙(供献鬼神的肉)。 4. 草:“麋鹿食~”。 5. 草席,垫子:草~。棕~。 典
【贤】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2.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蒙】1. 欺骗:~骗。~哄。~事。欺上~下。 2. 昏迷,眼发黑:~头转向。 3. 胡乱猜测:瞎~。 | 1. 没有知识,愚昧:启~。发~。~昧。 2. 遮盖起来:~罩。~子。~蔽。 3. 受:承~。~难。~尘。~垢。 4. 形容雨点细小:~~细雨。 5. 姓。 6. 同“艨”。 | ◎ 〔~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上】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 去,到:~街。 6. 向前进:冲~去。 7. 增加:~水。 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 涂:~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 拧紧发条:~弦。 12. 登载,记:~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
【赏】1.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金。~赐。奖~。~罚分明。 2. 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阅。~析。~花。~月。欣~。鉴~。~心悦目。 3. 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识。赞~。 4. 敬辞:~脸。~光。 5. 姓。 6. 古同“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