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乳动物。身体像猴,头部像狗,毛色灰褐,四肢粗,尾细长。群居,杂食。多产在非洲。我国古代传说中亦有类似之兽。《尔雅·释兽》:“狒狒如人,被髮迅走,食人。”郭璞注:“梟羊也。《山海经》曰:‘其状如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交广及南康郡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长丈许。俗呼之曰山都。’”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狒狒……力负千觔,笑輒上吻掩额,状如獮猴。”谢无量《溯江还蜀奉寄会稽山人》诗:“笑工依狒狒,语好乱狌狌。”
【穿】1. 破,透:~透。揭~。~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凿。 2. 通过,连通:~过。~行(xíng )。 3. 着(zhuó)衣服鞋袜:~衣。~鞋。
【筒】1. 粗大的竹管。 2. 较粗的中空而高的器物:烟~。邮~。笔~。 3. 衣服等的筒状部分:袖~儿。靴~。~裙。 典
【格】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 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 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 4. 阻碍,隔阂:~~不入。 5. 击,打:~斗。~杀。 6. 推究:~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于上下。 9. 感通:~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