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复】是。《后汉书·荀彧传》:“纵数城或全,其餘非復己有。”唐李华《长门怨》诗:“自惊罗带缓,非復旧来心。”清唐甄《潜书·匪更》:“及其敝也,衿倾袪错,四垂紕离,非復緇衣矣。”2.不像是。《太平广记》卷十引晋葛洪《神仙传·王兴》:“帝顾侍臣曰:‘彼非復学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清吴骞《扶风传信录》:“竝见姮娥与众仙姬逍遥按乐,殆所谓《霓裳羽衣》、钧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间所有。”清无名氏《后会仙记》:“仇受而饮之,甘温香美,非復人世间物。”
【控】1. 告状,指出罪恶:~告。~诉。指~。被~。 2. 节制,驾驭:~制。遥~。 3. 开弓:弓不再~。 4. 投:~于地。 5. 人的头部朝下或使让残液流出容器的口朝下:~净。~一~。
【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唐赵中虚《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宋王曾《矮松赋》:“鸞乍迷於枳棘,鷃每悮於榆枋。”明杨珽《龙膏记·传情》:“分明是鹏摶暂息榆枋也,有日吹嘘送上天。”参见“榆枋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