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诵】1.背诵。《周礼·春官·瞽蒙》:“讽诵诗,世奠繫。”郑玄注:“讽诵诗,谓闇读之不依咏也。”《汉书·艺文志》:“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南史·文学传·任孝恭》:“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常崎嶇从人假借,每读一遍,讽诵略无所遗。”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古之言文章者,不专在竹帛讽诵之间。”2.朗读;诵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田鹏鸞﹞年十四五,初为閽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明海瑞《兴革条例·礼属》:“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
【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卷舒】1.卷起与展开。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元龙辅《龙辅女红馀志·玳瑁屏》:“阳文张玳瑁屏风,黄金为屈膝,长七尺,广二丈,可以卷舒。”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叶子戏》:“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2.犹进退;隐显。汉刘向《列女传·王章妻女》:“君子谓王章妻知卷舒之节。”唐韩愈《遣兴联句》诗:“蘧宁知卷舒,孔颜知行藏。”元刘祁《归潜堂记》:“盖君子之道以时卷舒,得其时不进为固,失其时而强进为狂。”卷缩和伸展。《淮南子·原道训》:“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