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蛆】酒面上的泡沫或膏状物。宋陶穀《清异录·酒浆》:“旧闻李太白好饮玉浮梁,不知其果何物。余得吴婢,使酿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浮梁耳。’试取一盏至,则浮蛆酒脂也。乃悟太白所饮盖此耳。”宋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诗:“冰盘荐文鮪,玉斝倾浮蛆。”宋陆游《邻饷》诗:“炊玉吴粳美,浮蛆社酒酿。”参见“浮蚁”。典
【酿】1. 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醋、酱油等:~造。~酒。~醋。 2. 指酒:佳~。 3. 蜜蜂做蜜:~蜜。 4. 喻事情积渐而成:~成水灾。酝~。 典
【熟】1. 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饭~了。 2.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瓜~蒂落。 3. 程度深:~睡。~思(经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虑。 4. 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练。娴~。~习。~能生巧。 5. 习惯,常见,知道清楚:~人。~悉。~记(强记)。 轻车~路。 6. 经过加工炼制的:~铁。~皮子。~石膏。~石灰。
【贻】1. 赠给。 2. 遗留,留下:~害。~误(使受到坏的影响)。~训。~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彭泽】1.泽名。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又名彭湖、彭蠡。《韩诗外传》卷三:“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2.县名。汉代始设。在今江西省北部。晋陶潜曾为彭泽令,因以“彭泽”借指陶潜。唐王勃《滕王阁诗序》:“睢园緑竹,气凌彭泽之樽;鄴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唐刘知几《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步兵、彭泽之类是也。”清秋瑾《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