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篙】◎ 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竹~。~工。
【工】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 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 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 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 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 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
【柂师】船上掌舵的人。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蜀人谓柂师为长年三老。”宋陆游《瞿唐行》:“千艘万舸不敢过,篙工柂师心胆破。”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胆破】。形容极其惊惧。汉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文》:“及龙河之师,羸兵前诱,大军未济,而足下胆破众散,不鼓而败,兵众扰乱,君臣并奔。”《南史·王融传》:“及融诛,召準入舍人省詰问,遂惧而死,举体皆青,时人以準胆破。”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骨消谗口鑠,胆破狱吏酷。”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