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润】1.指使草木滋润生长的雨露和养料。亦借喻对人的恩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宋苏辙《寒食赠游压沙诸君》诗:“微风细雨膏润足,枝头万万排明珠。”元王祯《农书》卷三:“夫埽除之猥,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忽,田得之为膏润。”2.含水分多,不干燥。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栽竹﹞暑月尤宜,盖土膏润而雨泽多也。”郑振铎《劫中得书记·读书志》:“饭后微雨,地膏润若暮春时节。”1.雨露滋润草木。亦借喻对人施以恩惠。《诗·小雅·黍苗序》:“黍苗,刺幽王也,不能膏润天下。”郑玄笺:“膏润
【非】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 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 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 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朽壤】腐土。《左传·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南朝梁沉约《连珠》之一:“朽壤诚微,遂霣崇山之峭。”宋梅尧臣《依韵和刘敞秀才》:“正如种青松,而欲託朽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