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2. 高度:他身~一米八。 3. 等级在上的:~级。~考。 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5. 声音响亮:引吭~歌。 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 7.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8.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9. 宗族中最
【烧银】燃点银灯。南朝梁戴暠《月重轮行》:“浮川疑让璧,入户类烧银。”闽徐夤《灯花》诗:“点蜡烧银却胜栽,九华红艳吐玫瑰。”2.指炼丹。宋苏轼《赵康靖公神道碑》:“中官邓保吉引剩员禁中烧银,公力言其不可。”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二:“世言躁进者有夏侯嘉正,以右拾遗为馆职。平生好烧银,而乐文字之职。常语人曰:‘吾得见水银壹钱,知制誥一日,无恨矣。’”典
【烛】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花~。~光。~泪。~台。风~残年。 2. 洞悉:洞~其奸。 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的灯泡。
【照】1. 光线射在物体上:日~。~耀。~射。 2. 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镜子。 3. 摄影:~相。拍~。 4. 画像或相片:小~。写~。 5. 看顾:~管。~顾。 6. 按着,依着:依~。遵~。~搬。~本宣科。 7. 凭证:护~。牌~。执~。 8. 知晓:心~不宣。肝胆相~。 9. 通知,通告:知~。~会。 10. 对着,向着:~壁。~敌人开枪。 11. 查对:对~。查~。
【红妆】妆hóngzhuāng(1)[richdressofwoman]∶妇女的盛装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2)[beauty]∶代指美女红妆千万——唐·李朝威《柳毅传》汉
山河故国
“高烧银烛照红妆”是以红色为主体的一幅图画,是中国艺术中的传统肖像风格。这句诗中的烛光与红妆相辉映,组合成华美的图片,犹如唐代长安城一座闪耀的明珠。
星辰之恋
总之,“高烧银烛照红妆”所营造的精美情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实践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这句诗所表达出的美好,值得我们持之以恒地去追求。
岁月静好
在这句诗中,高烧银烛应是为了装点璀璨照人的女子,这一手法与古典舞蹈中的灯光效果如出一辙。银烛照亮妆容,使她们更加动人。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效果,更是一种精神和心境的交融。
追逐星星的人
据《乐府诗集》所载,“高烧银烛照红妆”此句出自《汉宫秋》一篇。通过这句诗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怀旧之情。此句以“烧、烛、妆”为三助,重复造成画面铿锵有力。同时,“银烛照红妆”还有一种类比的写法,将闺中少女的美貌与银烛的光芒相比,极具情感张力。
无情的麋鹿丶
“高烧银烛照红妆”之所以能够留存至今,是因为它能够切中人心。在古代,家家户户都有“红妆”的习惯,而“银烛”则是烛台上最闪耀的那盏。把这一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繁华和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