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宋词
> 高阳台(落梅)
上一卷
下一卷
望
点
转
怕
欲
草
环
戏
记
东
迤
残
感
料
么
谁
竹
青
盛
飘
李
高
极
点
消
断
倩
暗
佩
挽
按
园
逦
缕
凋
水
凤
念
里
青
香
粉
彭
阳
江
随
凝
霞
怨
台
无
飞
筝
曾
成
遗
零
空
叫
灭
遮
半
袖
杯
老
台
亭
波
、
笛
榭
声
琼
筹
趁
尘
钿
、
晚
尽
寒
掩
小
宽
(
难
传
春
酒
花
烟
吹
芳
苔
落
返
清
深
前
冷
晴
云
痕
梅
吟
谱
约
西
雪
)
魂
泠
李彭老
高阳台(落梅)
高阳台(落梅)原文
飘粉杯宽,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竹里遮寒,谁念灭尽芳云。么凤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烟冷西泠。感凋零。残缕遗钿,迤逦成尘。东园曾趁花前约,记按筝筹酒,戏挽飞琼。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欲倩怨笛传清谱,怕断霞、难返吟魂。转消凝。点点随波,望极江亭。
高阳台(落梅)评点
李彭老之《高阳台(落梅)》,妙指逝去的时光。飘粉杯之宽,盈香袖之小,元自其言正合幽艳之气。青青半掩之苔痕,借以描摹岁月之沧桑。竹里遮寒,指天寒地冻之景,然则谁忆已逝之芳云哉?么凤之叫,晚风之吹,晴雪之降,皆旧日之回忆。料水空叹之,烟冷西泠之光景,仿佛在眼前。感于凋零之境,有种世事无常的悲凉。残缕遗钿之珍贵,迤逦成尘之娇美,使人唏嘘感伤。东园曾趁之美,言归日久之旧时光。在此诗中,李彭老以雄浑古拙之笔,抒发了对光阴易逝、时光荏苒的情感之思。其文风古拙优雅,深得先贤之法度。之乎者也兮,愿人今日读之,能感悟到岁月的流转,并怀念已逝之芳华,随岁月之轮回,淡然而前行。诗中插入之繁体字,增添了古典之氛围,更使诗境凸显出悠远的历史意蕴。李彭老之《高阳台(落梅)》,是我辈抒怀感伤,凋零难避之佳作。
李彭老
简介
简介暂无
李彭老
的其它诗歌
木兰花慢(送客)
清平乐
高阳台(落梅)
壶中天(登寄闲吟台)
生查子
法曲献仙音(官圃赋梅,继草窗韵)
一萼红(寄弁阳翁)
祝英台近
高阳台(寄题荪壁山房)
祝英台近
木兰花慢
壶中天
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四字令
青玉案
摸鱼子(紫云山房拟赋莼)
浣溪沙(题《草窗词》)
浪淘沙
探芳讯(湖上春游,继草窗韵)
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后)
章台月
高阳台(落梅)诗句
望极江亭
点点随波
转消凝
怕断霞、难返吟魂
欲倩怨笛传清谱
草暗台榭春深
环佩无声
戏挽飞琼
记按筝筹酒
东园曾趁花前约
迤逦成尘
残缕遗钿
感凋零
料水空、烟冷西泠
么凤叫晚吹晴雪
谁念灭尽芳云
竹里遮寒
青青半掩苔痕
盛香袖小
飘粉杯宽
可能你会感兴趣
度浮桥至南台
朝中措
朝中措
卜算子
钗头凤
剑门道中遇微雨
书愤
游山西村
孤雁儿/御街行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最近文章
归来还见曲江春——刘禹锡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夜闻商人船中筝》中诗句“扬州市里商人女”的韵律之美
浔阳江色潮添满经典翻译和点评
张弘靖的“衡霍相蔽亏”一句艺术魅力在哪里?
专家评点“九陌祥烟合”
天教晚发赛诸花是谁写的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秋扇词》中诗句“当时初入君怀袖”的韵律之美
别后相思梦更频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别后相思梦更频
《竹枝词二首》中蕴含的名句“回入纥那披绿罗”
蛮歌豆蔻北人愁是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