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荷花。南朝梁元帝《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唐王维《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2.指女子的红鞋。宋秦观《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麻姑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3.早稻名。唐陆龟蒙《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宋范成大《吴郡志·土物下》
【舌】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 2. 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 3. 像舌头的东西:帽~。火~。 4. 铃或释中的锤。 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上】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 去,到:~街。 6. 向前进:冲~去。 7. 增加:~水。 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 涂:~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 拧紧发条:~弦。 12. 登载,记:~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
【放】1.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了。~胆。~诞。~任。~肆。~歌。~怀。豪~。释~。 2. 散(sàn):~工。~假。~学。~晴(阴雨后转晴)。 3.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牧。~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 4. 驱逐到远方去:~逐。~黜。流~。 5. 到基层去:~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 6. 发出:~电。~毒。~光。发~。 7.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债。~贷。 8. 扩展:~大。~宽。 9. 花开:百花齐~。心花怒~。 10. 搁、置:这件事情不
【毫光】如毫毛一样四射的光线。唐广宣《红楼院应制》诗:“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三国演义》第六回:“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坚(孙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清李渔《蜃中楼·龙战》:“霹靂声中舞袖长,手持寳鑑闪毫光。”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画一只眼睛是‘目’,画一个圆圈,放几条毫光是‘日’。那自然很明白,便当的。”
幸福的惊喜
真的很惊艳的一句诗啊,红莲这种鲜红色真的好想咬一口,让我对这震撼的感觉越来越着迷。而且这个毫光,简直太有诗意了吧!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种红莲所驱动,而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要跟着它的节拍一同前进。
宁静致远
这句诗实在是打破了所有审美的想象力啊。红莲这种鲜艳夺目的颜色,让人无法忽视。而舌头上放毫光,更是让人想去尝试,去感受这种颜色和光彩。可以说,这句诗就是一道鲜红的闪电,带来了全新的诗意风暴。
幻影遗忘
迪迦奥特曼中的宇宙也曾经出现过红莲,那是最强BOSS的代表。而在诗里同样也体现的淋漓尽致,给我们编织出一片梦幻般的世界。
夏日狂欢
这句诗真的让我魂牵梦萦。红莲这种鲜艳夺目的颜色一下子就能抓住你的眼球,舌头上放毫光更让整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热烈。就像整个世界都在为这种激情沸腾,让人不自觉想去尝试,去体验这种狂热。
南国之秋
人生有时候需要一些积极向上的力量,小小的诗句里,或许能带给大家最为温暖的守护。这首诗里,你就能感受到这种力量,有时候未必要有多么的辛苦付出,一句能带动人心的话,或许就能让我们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