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红蠃”。1.软体动物名。壳薄而红,可制为酒杯。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红螺,大小亦类鸚鵡螺,壳薄而红,亦堪为酒器。刳小螺为足,缀以胶漆,尤可佳尚。”2.因用作酒杯或酒的代称。唐陆龟蒙《袭美醉中寄一壶并一绝走笔次韵奉酬》:“酒痕衣上杂莓苔,犹忆红螺一两杯。”后蜀李珣《南乡子》词:“倾緑蚁,泛红蠃,闲邀女伴簇笙歌。”宋曾巩《南湖行》之一:“山回水转不知远,手中红螺岂须劝。”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引清王文治《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每向东华散玉珂,相於花下酌红螺。”汉
【酌】1. 斟酒:对~。 2. 饮酒宴会:便~。清~。 3. 考虑,度量:~办。~定。~情。斟~。~加修改。
【酒】◎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
【湛碧】1.水清绿之色。唐王勃《乾元殿颂》:“雾坛凝紫,河宫湛碧。”金吴激《夜泛涡河龙潭》诗:“渊沉三千丈,湛碧寒无波。”明杨士奇《同蔡尚远尤文度朱仲礼杨仲举蔡用严游东山》诗:“方塘涵湛碧,乔林茂敷衍。”2.泛指青绿之色。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驻跸山》:“前临平原,旷若天井,湛碧难尽。”李劼人《天魔舞》第一章:“四十八架涂有红膏药商标的轰炸机已经掉头向东方飞去,被九十六具马达在湛碧长空中扰动的热浪已慢慢静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