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1.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箭。~弩。飞鸟尽,良~藏。 2.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子。~鞋。 3.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4. 弯曲:~身。 5. 姓。
【月】1.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2.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晓】1. 天明:~市。拂~。破~。报~。 2. 知道,懂得:~畅。~得。分~。 3. 使人知道清楚:~示。~谕。
【逾】1. 越过,超过:~期。~常(超过寻常)。~分(fèn )(过分)。~越。~恒(超过寻常)。 2. 更加:~甚。
【明】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6. 睿智:英~。贤~。~君。 7. 视觉,眼力:失~。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
仲夏夜晚的灯
从韵律上看,这句诗采用了“逾明”这一双音韵,加强了语音的美感和整句诗的韵律美。这一词汇也更好地表达了月亮逐渐明亮的变化过程。
犬吠之夜
“弓月晓逾明”是一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句子,它的语言运用精炼,用字贴切,意境丰富。它描绘了一个月亮悬挂在天空中,渐渐升起,夜幕未完全降临,但它已经明亮起来,足以照亮周围的世界。
花落人安
意境方面,这句诗将月亮和夜晚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真实感受,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整个句子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烟雨江南
总之,“弓月晓逾明”这句诗简洁精练,意境丰富,韵律优美,用词贴切,极具诗意。它充分表达了自然界之美和变化,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木沙发
在用词上,这句诗使用了“弓月”这一意象,让人联想到箭在弓上搭满的形象,使得月亮更有生命力和活力。同时,“逾明”这一词汇也非常恰当地表达了月亮的逐渐变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