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连四辅旁释义


【钩连】亦作“钩连”。1.勾通连接。唐李白《蜀道难》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鉤连。”宋李弥逊《次韵林仲和筠庄》:“迭迭重重两岸山,鉤连秀色上琅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时有窍穴鉤连,空悬无上处。”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研究>例言》:“《文艺研究》又甚愿文与艺相钩连。”2.钩挂牵连。《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枝党鉤连,刑戮必多。”明宋濂《吕府君墓志铭》:“狱辞有鉤连有不可决,君片言之閒,如庖丁刺牛,皆迎刃而解。”傅尃《感怀》诗之二:“党祸钩连天未悔,霸才消歇乱方真。”

【四辅】。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贾谊《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秦汉间人的依托。至王莽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明太祖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清全祖望《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2.国都附近的州郡。唐开元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同、华、岐、蒲四州。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宋崇宁间所置四辅郡,以颍昌府

【旁】1. 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  2. 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  3. 广,广泛:~征博引。  4. 邪、偏:~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 ◎ 古同“傍”,靠。

钩连四辅旁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