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连枭与鸱释义


【钩连】亦作“钩连”。1.勾通连接。唐李白《蜀道难》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鉤连。”宋李弥逊《次韵林仲和筠庄》:“迭迭重重两岸山,鉤连秀色上琅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时有窍穴鉤连,空悬无上处。”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研究>例言》:“《文艺研究》又甚愿文与艺相钩连。”2.钩挂牵连。《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枝党鉤连,刑戮必多。”明宋濂《吕府君墓志铭》:“狱辞有鉤连有不可决,君片言之閒,如庖丁刺牛,皆迎刃而解。”傅尃《感怀》诗之二:“党祸钩连天未悔,霸才消歇乱方真。”

【枭】1. 一种与鸱鸺相似的鸟。  2. 勇健:~勇。~健。~将。~雄(a.强横而野心勃勃的人;b.智勇杰出的人物)。  3. 古代刑罚,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上:~首。~示(枭首示众)。  4. 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盐~。私~。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鸱】◎ 古书上指鹞鹰:~张(嚣张、凶暴,像鸱张开翅膀一样)。~视(昂首而视,如鸱欲有所攫取)。~顾。~目虎吻(形容相貌凶恶)。 方言集汇

钩连枭与鸱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