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垢磨光】1.原指培养人才时磨砺而使之高尚纯洁。唐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録,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2.喻深入研讨,力求臻于精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3.有时亦含贬义,喻致力于细琐之事。明沉鲸《双珠记·元宵灯宴》:“小生姓王,名楫,字济川,涿郡鄙夫,雕虫小技,焚膏费终岁之钻研,刮垢磨光,窃古人之糟粕。”4.涤除污垢,磨之使显出光泽。郑观应《盛世危言·火器》:“近来有人购他国不用之枪砲,刮垢磨光,充作新造者。”
【呈】1. 显出,露出:~现。~祥。 2. 恭敬地送上去:~上。~报。面~。 3. 下级报告上级的文件:~文。~子。 4. 古同“程”,规划、法式、标准。
【美质】美好的素质。《礼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韩诗外传》卷八:“虽有良玉,不刻鏤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宋曾巩《熙宁转对疏》:“可传於后世者,若汉之文帝、宣帝,唐之太宗,皆可谓有美质矣。”明方孝孺《尊闻斋记》:“今之人岂皆不若古人之有美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