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仁】仁德仁政。《孟子·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壙也。”汉杨兴《说史高》:“将军诚召置莫府,学士歙然归仁。”晋张华《励志》诗:“復礼终朝,天下归仁。”南朝宋何承天《达性论》:“归仁与能,是为君长。”《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元年》:“古公、西伯天下归仁,岂復舆金輦寳,以为民惠乎!”典
【何】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 ◎ 古同“呵”,谴责。 | ◎ 古同“荷”,担。
【虑】1. 思考:考~。思~。人无远~,必有近忧。 2. 担忧:顾~。忧~。不足为~。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全生】得其所宜。《管子·立政》:“然则礼义廉耻不立,人居无以自守也。全生之説胜,则廉耻不立。”《吕氏春秋·贵生》:“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陈奇猷校释:“子华子以为‘生’之至上者为六欲皆得其宜之‘全生’。”2.保全天性,顺其自然。也指保全天性之道。《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唐元结《喻旧部曲》诗:“劝汝学全生,随我畬退谷。”胡适《读<吕氏春秋>一》:“全生要在适性,全性即是全生。”3.保全生命。唐卢纶《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旧里赠朔北故人》诗:“结髮事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