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1. 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 2. 一定的路线:~迹。~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 3. 应遵循的规则:~度(dù)(法度)。~范(规范,楷模)。步入正~。 典
【辙】1. 车轮压的痕迹:覆~。车~。南辕北~。 2. 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 3. 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口。合~押韵。 4. 办法,主意:没~了。 5. 途径,门路。 典
【宁】1.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 2.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 3.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三年”。 4.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5.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 1. 情愿:~肯。~死不屈。~缺毋滥。 2. 岂,难道:王侯将相~有种乎? 3. 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唯是。 4. 姓。 | 1. 贮藏;积聚。同“贮”。 2. 久立。同“伫”。 3. 大门与屏风之间。
【舛讹】错乱;错误。《辽史·太祖纪下》:“舛訛歸正,遐邇無愆。”清张廷玉《上<明史>表》:“第以長編汗漫,抑且雜記舛訛。靖難從亡,傳聞互異;追尊議禮,聚訟紛挐。”《清史稿·刑法志一》:“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辭簡義賅,易致舛訛,於每篇正文後增用總注,疏解律義。”舛譌:错误;错乱。明宋濂《进<元史>表》:“况往牒舛譌之已甚,而他书参考之无凭,虽竭忠勤,难逃疎漏。”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上》:“当西汉末,符命盛行,俗儒增益,舛譌日繁。”清王拯《王刚节公家传跋尾》:“两家子弟,岂心有恶乎是,而故为舛譌者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