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过长江。特指西晋和北宋王室东渡事。《晋书·王导传》:“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过江初,拜官,舆饰供饌。”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自过江来,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终不如意。”2.指代东晋。清沉德潜《<古诗源>例言》:“越石景纯,联鑣接軫;过江末季,挺生陶公。”清王士禛《读史杂感》诗之一:“过江名义共推袁,宋室孤臣念愍孙。”典
【曾】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典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两】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抡魁】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亦指中选第一名。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开庆六士》:“时相好名,牢笼宜中为抡魁,餘悉擢巍科。”明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文省幸抡魁,到皇都赴礼闈。”《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功名着意本抡魁,一字争差不得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以是抡魁。明年,举进士,授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