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眼前。喻迅疾短暂。宋苏轼《吉祥寺僧求阁名》诗:“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明冯梦龙《洒雪堂·宋婆课女》:“嘆过眼时光去渺茫,休得贪閒放。”清吴伟业《赠总宪龚公芝麓》诗:“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2.过目,略加看视。宋李清臣《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诸书过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寝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孙犁《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
【文书】énshū(1)[document;officialdespatch]∶指公文、书信、契约等手把文书口称敕。——唐·白居易《卖炭翁》文书下行直省。——清·方苞《狱中杂记》(2)[copyclerk]∶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3)[book]∶文字书籍
【开】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典
【数】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 2. 几,几个:~人。~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 4. 命运,天命:天~。气~。 |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九。 2. 比较起来突出:~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落。 4. 谈论,述说:~说。~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 ◎ 屡次:~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叶】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 2. 像叶子的:铁~。百~窗。 3. 同“页”。 4. 世,时期:初~。末~。 5. 姓。 | ◎ 和洽,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