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环绕。 5. 姓。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惚恍】亦作“惚怳”。1.混沌不分;隐约不清。《文选·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李善注:“寥廓、惚恍,未分之貌也。”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寥廓兮惚恍,似蓬岭之难行;深邃兮眇然,若桃源之失路。”明宋濂《赣州圣济庙灵迹碑》:“休咎有徵神所持,委以惚恍邈难知。”2.迷迷糊糊。多指神志方面。晋葛洪《抱朴子·酒诫》:“夫风经府藏,使人惚怳。”唐张说《东山记》:“云木虚吟,惚恍疑梦。”清李渔《怜香伴·狂喜》:“都只为竞风流只恐人强,因此上心神惚恍,幻出这倾城模样。”清恽敬《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