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碧浮江一棹归释义


【寒碧】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寒凉的碧空。唐陆龟蒙《吴俞儿舞歌·剑俞》:“技月喉,擢霜脊,北斗离离在寒碧。”2.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丛丛浓密的绿荫。宋陆游《东湖新竹》诗:“插竹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明胡其毅《孔庙柏歌》:“大成殿前多古柏,树树参天堕寒碧。”3.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清冷的湖水。宋姜夔《暗香》词:“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明文徵明《斋前小山秽翳久关家兄召工治之》诗之二:“微风一以摇,波光乱寒碧。”典

【浮】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  2. 表面的:~皮儿。~土。~雕。  3. 空虚,不切实:~夸。~华。  4.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  5. 暂时的:~记。~支。  6.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  7. 超过,多余:人~于事。  8. 呈现,涌现:~现。~想。  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

【江】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3. 姓。 典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棹】1.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2. 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3. 船:~夫(船家)。归~。 | ◎ 同“桌”。 典

【归】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sù)。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寒碧浮江一棹归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