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如减国精神释义


【行】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  3. 步行的阵列。  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  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  6. 行业:同~。各~各业。  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 1. 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2. 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3. 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4. 从事:进~。  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6. 足

【藏】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减】1.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价。~员。缩~。削~。偷工~料。  2. 降低程度,衰退:~轻。~弱。~少。~色。~产。~免。~缓。

【国】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  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3. 姓。

【精神】◎精神jīngshén(1)[spirit;mind]∶指意识、思维、神志等精神为之。——汉·王充《论衡·订鬼篇》(2)又俱用精神。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3)[essence]∶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4)[vigour]∶活力;精力精神饱满(5)[lively]∶活跃;有生气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6)[will]∶意志不挠之精神。——孙

行藏如减国精神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