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更】1.寒夜的更点。唐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元王恽《秋夜》诗:“鐘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清陈维崧《高山流水·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词:“枫桥下,几船夜火,一派寒更。”2.借指寒夜。唐温庭筠《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唐秦韬玉《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寒更漏永睡稠穋,魂梦将心处处游。”
【转】1. 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 2. 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送。~达。~发。~运。周~。 3. 改换方向:~弯。向左~。 4. 改变位置:~移。 5. 改变形势、情况:~败为胜。天气~睛。病情好~。 | 1. 旋转:车轮飞~。 2. 使旋转:~动地球仪。 3. 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越陷越深绕着太阳~。 4. 量词,旋转一圈为一转:绕了几十~。 5. 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 | ◎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
【尽】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 1. 极,最:~底下。 2.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未】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典
【回】1.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家。 2. 掉转:~首(回头看)。~顾。~眸。~暧。妙手~春。 3. 曲折,环绕,旋转:~旋。~肠。~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4. 答复,答报:~信。~话。~绝。 5.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事。 6.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分解。 7.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族。~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8. 姓。
【头】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8. 首领:~子。~目。 9. 方面:他们是一~的。 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11. 量词,多指牲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