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1. 天河:银~。云~。气冲霄~。 2. 成年男人:~子。老~。 3.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族。~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 4. 中国朝代名:~代。~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儒】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 3. 古同“懦”,懦弱。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罪】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3. 刑罚:判~。畏~。待~。请~。 4. 苦难,痛苦:受~。
【甚】1. 很,极:~好。~快。 2. 超过:日~一日。 3. 方言,什么:~事? 4.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至。~或。 | ◎ 同“什2”。
【秦灰】1.指秦朝宫殿为项羽焚烧而成的灰烬。唐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诗:“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明夏完淳《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扬州,不辨秦灰十二楼。”2.指秦始皇所烧书籍的灰烬。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折:“秦灰犹未冷,汉道復衰絶。”元郝经《秋兴》诗:“六经依旧垂天地,千载秦灰散刼空。”3.指秦始皇焚书之火。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流传时代》:“摭拾秦灰之后,寳藏汉壁之先。”蔡元培《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函》:“先是补山先生某日至学园,见焚字纸者,近取諦视,则先生之遗著在焉,审之则一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