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 ◎ 古同“呵”,谴责。 | ◎ 古同“荷”,担。
【进】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2. 入,往里去:~见。~谒。~谗。 3. 吃,喝:~食。~餐。滴水未~。 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5. 奉上,呈上:~言。~奉。~献。 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归休】休息。《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归休置驛,独守家声。”清黄景仁《颍州西湖》诗:“达人醯鸡视身世,兴会偶寄思归休。”2.辞官退休;归隐。《韩诗外传》卷九:“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唐李德裕《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宋杨万里《昭君怨·赋松上鸥》词:“我已乞归休,报沙鸥。”元刘祁《归潜志》卷十四:“故园未遂归休志,惭愧刘家好弟兄。”
【始】1.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终。~祖。~创。周而复~。 2. 才,刚才:方~。~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干。
【买山】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后以“买山”喻贤士的归隐。亦用以形容人的才德之高。晋戴逵《贻仙城慧命禅师书》:“故以才堪买山,德迈同辈;崇峯景行,墻仞悬絶。”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四:“论者以妄责四皓,而欲买山於浯溪之间,不徒言哉。”陈三立《陈次亮户部以去岁五月卒于京师追哭》诗:“下榻琴尊来旧梦,买山徒侣泣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