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正天中释义


【河洛】亦作“河雒”。1.黄河与洛水的并称。《史记·郑世家》:“和集周民,周民皆説,河雒之閒,人便思之。”汉班昭《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明方孝孺《御赐训辞记》:“虽河洛之所出,龙龟之所负,何以过于此哉?”2.指黄河与洛水两水之间的地区。南朝梁江淹《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河洛。”《南史·宋纪上·武帝》:“时帝将镇下邳,进兵河洛,及徵使至,即日班师。”王闿运《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谁谓弗彰?河洛是仪。”3.指洛阳。《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天中】1.天的中央。汉王充《论衡·谈天》:“极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2.犹中天,天半。《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北周王褒《京师突厥寺碑》:“应现十方,分身百佛,上极天中,下穷地际。”3.谓鼻之所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裴松之注:“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参阅《云笈七籤》卷十一。

河洛正天中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