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若】1.什么样;怎样。《晏子春秋·问上十六》:“君子常行曷若?”《荀子·强国》:“如是则齐必断而为四,三国若假城然耳,必为天下大笑,曷若?”杨倞注:“天下必笑其无谋灭亡,问以为何如也。”2.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后汉书·班固传下》:“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唐柳宗元《刘叟传》:“是故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清顾炎武《钱粮论上》:“曷若度土地之宜,权岁入之数,酌转般之法,而通融乎其间。”
【休】1. 歇息:~整。~假。~闲。离~。 2. 停止:~业。 3. 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 4. 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妻。 5. 不要:~想。~提。 6. 吉庆,美善,福禄:~咎(吉凶)。 7. 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 8. 辞去官职:~官。 | ◎ 通“煦”,温和,温暖。
【吾】1. 我,我的:~身。~国。~辈。 2. 姓。 | ◎ 古同“御”,抵御。
【心】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