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 ◎ 古同“呵”,谴责。 | ◎ 古同“荷”,担。
【日】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2. 白天,与“夜”相对:~班。 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 4. 某一天:纪念~。 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6. 时候:春~。往~。 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 8. 特指“日本国”。
【灵台】acute;ngtái(1)[heart;soul;spirit]∶指心;心灵不可内于灵台。——《庄子·庚桑楚》(2)[aplatformforabier]∶放灵柩或死者遗像、骨灰盒的台灵台左右排列着花圈
【真】1.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2. 确实,的确:~好。~正。~切。 3.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4. 本性,本原:纯~。天~。 5.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6.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7. 姓。
【偃伯】霸”。指休战。《后汉书·马融传》:“臣闻昔命师於鞬櫜,偃伯於灵臺,或人嘉而称焉。”李贤注:“偃,休也。伯,谓师节也。”《周书·武帝纪下》:“方当偃伯灵臺,休牛桃塞,无疆之庆,非独在余。”南朝陈徐陵《报尹义尚书》:“方当偃霸於灵臺,韜戈於武库。”唐上官仪《奉和过旧宅应制》:“偃伯歌玄化,扈蹕颂王游。”清姚鼐《送朱子颍知泰安府》诗:“扫定蛛蝥将偃伯,登封鶼鰈欲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