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由】亦作“何繇”。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唐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晋张华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华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鲁迅《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南朝宋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
【取】1. 拿:索~。~书。~款。窃~。 2. 选择:选~。~材。~景。~道。~样。 3. 采用:采~。听~。吸~。可~。~精用弘。 4. 得到,招致:获~。~经。~偿。~悦。 5. 消去:~消。~缔。
【熊】1.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即“黑熊”)。~掌。~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胆(熊的胆,可入药)。~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2. 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 3. 姓。 典
【掌】1. 手心,脚心:~心。手~。脚~。鼓~。易如反~。 2. 用巴掌打:~嘴。 3. 把握,主持,主管:~管。~权。~勺。~柜。 4.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鞋~。马~儿。 5. 〔~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