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浑】浑浊貌;纷乱貌。《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王冰注:“浑浑,言脉气浊乱也。”晋陆云《九愍·感逝》:“时蔼蔼而未颺,世浑浑其难澄。”唐慧净《杂言》诗:“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忘真匠。”1.浑沌。清恽敬《原命》:“虽然形生矣,而浑浑焉,而胚胚焉,而息息焉。”参见“浑沌”。2.广大貌。《淮南子·俶真训》:“浑浑苍苍,纯朴未散。”唐韩愈《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明王世贞《与徐子与书》:“自楚蜀以至中原,山川莽苍浑浑。”清恽敬《都昌元将军庙碑铭》:“万物之动,一道所蕃,沄沄浑浑
【倚】1. 靠着,~靠。~赖。~傍。~托。~重。 2. 仗恃:~势。~恃。~仗。 3. 偏,歪:不偏不~。 4.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瑟而歌”。
【天】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 气候:~气。~冷。 4. 季节,时节:冬~。 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 自
【石】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