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1. 用胳膊夹着:~持。~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2.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制。~势(仗势)。 3. 心里怀着(怨恨等):~恨。~怨。~嫌。 | ◎ 古同“夹”,从物体两边钳住。
【宝书】1.指周代的官修的史书。《公羊传经传解诂·隐公第一》唐徐彦疏:“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周史而言宝书者,宝者保也,以其可世世传保以为戒,故云宝书。”2.泛指珍贵的书籍。唐李白《猛虎行》:“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宋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诗:“人间风月不到处,天上王堂森宝书。”3.用为谑称。鲁迅《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对于这类宝书,却从不敢作非分之想。”4.指佛教经典。南朝梁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宝书为君掩,瑶琴詎能开。”唐刘禹锡《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瑶瑟】用玉装饰的琴瑟。唐陈子昂《春台引》:“挟寳书与瑶瑟,芳蕙华而兰靡。”宋陆游《月中过蜻蜓浦》诗:“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明邝露《虞山谒舜祠》诗:“何人抚瑶瑟,离恨隔湘川。”清汪懋麟《玉女摇仙佩》词:“《霓裳》勿奏,瑶瑟休弹,听我一言为寿。”鲁迅《悼丁君》诗:“瑶瑟凝尘清怨絶,可怜无女耀高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