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子弟多才俊释义


【江东】东jiāngdōng[southoftheChangjiangRiver]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避乱江东。——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起兵江东。割据江东。汉

【子弟】ǐdì(1)[sonandyoungerbrother;children]∶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职工子弟阏氏子弟在。——《汉书·李广苏建传》(2)又单于子弟发兵。有子弟十人。——清·洪亮吉《治平篇》(3)[juniors]∶泛指年轻的后辈此必洄曲子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弟素健者。——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与子弟角。—&m

【多】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 表示惊异、赞叹:~好。  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 姓。

【才俊】亦作“才雋”。1.才能出众。《晋书·嵇康传》:“康临去,登(孙登)曰:‘君性烈而才雋,其能免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边让﹞才儁辩逸。”宋梅尧臣《吊唐俞》诗:“通闺年最少,才俊罕能双。”清秦瀛《答王惕甫书》:“僕意方今少年中,非无才俊之士,而华而鲜实,类由渐染时习。”2.才能出众的人。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宋文天祥《江行有感》诗:“莫恨吾生误,江东才俊多。”《明史·太祖纪》:“所过不杀,收召才雋,由是人心日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沉荩》

江东子弟多才俊的用户点评


浪花里流浪

2024-08-05 17:58:45

韵律铿锵有力,透露一种自信和热情。用词上,字句鲜活生动,体现了江东人才和地方文化的独特之处。意境上,它勾画出一个人才辈出的江东,隽永的文化精髓和振奋人心的热情,激励着人们不断创新进取。

霸气男孩

2024-08-04 05:45:09

“江东子弟多才俊”,尽管不长的一句话,给人的却是一种震撼。在韵律方面,作者让字音更贴近文化精髓,流露出作者的心声。用词上,构词贴合背景,让“江东”成为代表全国的文化高地。意境上,借助这个词句,则勾勒出一幅威伦江东,才情之花绚烂的图景。

冒险家

2024-08-03 01:25:55

韵律明快流畅,配合“多才俊”这一高度评价,给人一种兴奋自豪的情感。很好地传递了作者这种骄傲的心态;用词精准,简短明了,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这个地方蕴含的文化底蕴。意境上,江东人才出众,与时俱进,再加上文化氛围的熏陶,不断壮大。

路遥知马力

2024-08-02 19:16:25

江东子弟多才俊,此句诗以“江东”一地为象征,讲述了当地子弟才华横溢的情形。韵律上,作者运用了平仄押韵,音调饱满,流畅动听。用词上,采用了“才俊”的形容词语,展现了江东人文荟萃的氛围。如果说意境上,这句话涵盖了江东文化的精髓,人才济济,相互熏陶,推动着文化的繁荣。

隐形之翼

2024-07-30 18:52:04

韵律流畅协调,展现出作者对江东人才的钦佩和尊重。用词精准翔实,彰显了江东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独特之处。意境上,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科技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江东。江东对于古代文化发掘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着后代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