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阙前头天阙横释义


【绛阙】寺观前的朱色门阙。亦借指朝廷、寺庙、仙宫等。晋陆机《五等论》:“鉦鼙震於閫宇,锋鏑流乎絳闕。”唐独孤及《送陈兼应辟》诗:“相逢絳闕下,应道轩车迟。”宋苏轼《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处。”清钮琇《觚賸·蛟桥幻遇》:“﹝女﹞迎谓许曰:‘来从絳闕,暂寄红尘,三生夙契,今当与君偿之。’”汉

【前】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  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  3. 顺序在先的:~五名。  4. 向前行进:勇往直~。

【头】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8. 首领:~子。~目。  9. 方面:他们是一~的。  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11. 量词,多指牲畜:一

【天阙】1.天上的宫阙。南朝宋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诗:“惭无二媛灵,託身侍天闕。”2.天子的宫阙,亦指朝廷或京都。《宋书·桂阳王休范传》:“便当投命有司,谢罪天闕。”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惠生在乌场国二年,至正光三年二月,始还天闕。”唐韩愈《赠刑部马侍郎》诗:“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闕致时康。”清吴伟业《题崔青蚓洗象图》诗:“十丈黄尘向天闕,霜天夜踏宫墙月。”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双阙,故称。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南望牛头,方称天闕。”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

【横】1.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梁。~楣。~额。~幅。~批。~披(长条形横幅字画)。~匾。~标。~空。  2.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写。~排。~向。~斜。纵~。  3.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贯东西。 | 1. 凶暴,不讲理;蛮~。强~。~暴。~蛮。  2. 意外的,不寻常的:~财。~祸。~事。~死。 典

绛阙前头天阙横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