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伍员﹞因如吴。过於荆,至江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南朝宋鲍照《发后渚》诗:“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唐岑参《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沉尹默《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苏轼《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
【蝉】1.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联。~蜕。~韵(蝉鸣)。寒~。金~脱壳。 2.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纱。
【鸣】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空】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 1. 使空,腾出来:~一个格。~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白。~地。~额。~房。~缺。 3. 亏欠:亏~。 | ◎ 古同“孔”,洞。
【满】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耳】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盛世纷华
这句诗相对简短,但充满了生命力。蝉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昆虫,它们在烈日下不断地歌唱着,生命的力量让人不得不心悦诚服。而江水的声音,则是交相辉映,相互借力,让这首诗幽雅递进,有源源不绝的生气和活力。
蝴蝶仙子的搭档
诗中“蝉鸣空满耳”,空字恰到好处,更凸显蝉鸣的力量。蝉鸣连绵不绝,自成一片,掩盖了一切我方刚才听见的声音。这种气势逼人的力度,深深地震撼了诗人王之涣的内心世界,唤起了他身处江南的美好回忆。
嫦娥与后羿
「江上蝉鸣空满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艳丽的写景和深刻的意蕴,堪称诗句精华。这首诗正如流水潺潺,蜂语蝉鸣,直觉得江南风光之美。
秋天的童话之旅
这句诗短小精悍,语意精准。诗歌传到今天,我们已经听不到蝉的声音,但诗人的笔触将其重现,让读者眼前一亮。更为重要的是,这句话独自成篇,如让人在诗笺上得到呼吸,爆发情感。在静默之处,我们可以倾听蝉鸣之声,在想象中凝聚情感,感应那段江南旧梦,实现自我升腾。
风花雪月666666
“江上蝉鸣”句意老辣娴熟。柳树婆娑,岸边芦苇丛生,到处是青山绿水荡漾,蝉声不绝于耳。精妙之处在于,此时的蝉声震耳欲聋,甚至让我们失去听觉,融入了大自然的声音之中。而这声音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超越时空,从千年前传递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