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长江中,与金山对峙。相传东汉处士焦先隐此,故名。有定慧寺、华严祠、三诏洞、《瘗鹤铭》等胜迹。向为江防要地。南宋初,韩世忠曾驻此抗击金兵。宋苏轼《书焦山纶长老壁》诗:“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我来輒问法,法师了无语。”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焦山,府东九里江中,与金山并峙,相去十五里。以后汉处士焦先隐此而名。或名譙山,亦曰浮玉山。刘宋元嘉中,以魏人临江,尝分兵戍此。唐时有譙山戍,盖‘焦’与‘譙’通称也。”典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裹】1. 包;缠绕:~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 2.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进去卖。好人坏人~在一起一时分不清。 3.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奶。奶头被这孩子~得生疼。 (典)
【寺】1. 古代官署名:太常~(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2.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观(guàn )。 3.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