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行】节操品行。《战国策·楚策一》:“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数逆天子之令,不顺。言节行以高兄,无礼。”颜师古注:“谓请守母冢,自为名节而表异行,用以矜高於兄耳。”宋梅尧臣《观居宁画草虫》诗:“权豪不可致,节行今仍独。”《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贱妾无媒苟合,节行已亏,岂可更事他人。”章炳麟《代议然否论》:“要之,国有政党,非直政事多垢黷,而士大夫之节行亦衰,直令政府转为女閭,国事夷於秘戏,此盖法家所深惎者。”
【古人】◎古人gǔrén[theancients;onewhohaspassedaway]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稽】1. 停留:~留。~滞。 2. 考核:~核。~查。~考。无~之谈。 3. 计较:反唇相~。 4. 至。 5. 姓。 | ◎ 〔~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