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元则之垂钩释义


【介】1. 在两者中间:~于两者之间。~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向、方式等关系的词,如“从”、“向”、“在”、“以”、“对于”等)。~入。  2. 这样,这么:像煞有~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  3. 放在心里:~意。~怀。  4. 耿直:耿~。  5. 甲:~胄。~壳。  6. 个(用于人):一~书生。  7. 大:~圭(大玉)。  8. 传统戏曲脚本里表示情态动作的词:笑~。饮酒~。  9. 助:~寿。  10. 姓。  11. 古同“芥”,芥菜。

【元】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  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  3. 同“圆”。  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  5. 中国朝代名:~代。~曲。  6. 姓。  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则】1. 模范:以身作~。  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3. 效法:~先烈之言行。  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垂钩】钓。唐李沛《四水合流》诗:“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鉤。”清顾炎武《江上》诗之二:“江风吹回波,垂鉤鱼不上。”2.谓木不揉治而自圆曲。古代常附会为太平的祥瑞。《礼记·礼运》“山出器车”唐孔颖达疏:“《礼纬斗威仪》云:‘其政大平,山车垂鉤。’注云:‘山车,自然之车。垂鉤,不揉治而自圆曲。’”

介元则之垂钩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