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1.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2.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3. 安详,闲雅:~心。~坐。 4. 古同“净”,清洁。 5. 姓。
【者】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 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 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不殊】1.没有区别;一样。汉扬雄《解嘲》:“世异事变,人道不殊。”唐杜甫《小至》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人情物理,大抵不殊。”2.谓身首尚未分离。指自杀未死。《汉书·淮南王传》:“太子自刑,不殊。”颜师古注:“殊,絶也,虽自刑杀,而身首不絶也。”明陶宗仪《辍耕录·杨贞妇》:“静安守节不嫁,权贵争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刘藻﹞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灯默坐,驱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转於牀榻间,七日乃死。”3.未绝。《新唐书·吴
【云水】1.云与水。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宋陆游《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唐黄滔《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明高启《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清施峻《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唐项斯《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