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年如报政释义


【期年】亦作“朞年”。一年。《左传·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晋卜偃曰:‘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后汉书·侯霸传》:“百姓老弱相携号哭……皆曰:‘愿乞侯君復留朞年。’”唐李德裕《渔鱼骨》诗:“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金史·宗翰传》:“盟未朞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清袁枚《续新齐谐·曹公梦》:“於是有言梦不足徵者,有以期年半载相机进退劝者。”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报政】1.陈报政绩。《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后遂为地方官政绩卓著之典。唐刘禹锡《上门下武相公启》:“念外臺报政之功,追宣室前席之事。”2.指任地方官。清钱谦益《福建布政使左参议徐良彦母丁氏加赠恭人制》:“迨报政于南国,已弃养于北堂。”清方文《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昔为真州宰,墨綬垂芬芳。报政逾十年,令闻昭四方。”

期年如报政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