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裾】1.衣的前襟或后襟。亦借指衣裳。宋欧阳修《答梅圣俞大雨见寄》诗:“岂知下土人,水潦没襟裾。”宋张九成《秋兴》诗:“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清孙枝蔚《送王筑夫北行兼呈李屺瞻》诗:“诵诗感《无衣》,涕泪湿襟裾。”2.引申为胸前。清尤侗《游灵岩记》:“歷阶而望,则太湖也。山色有无,水光上下,渔舟一叶,落霞千点,气象茫茫,集於襟裾。”3.詈词。谓禽兽而穿着人的衣服。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着马牛襟裾。”明袁宗道《读<孟子>》:“百
【濯】1. 洗:~足。 2. 〔~~〕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童山”。 3. 祓除罪恶。 | ◎ 古通“棹”。
【氛埃】之气;尘埃。《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南朝梁沉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唐杜甫《渼陂行》:“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明宋濂《抱瓮子传》:“非惟人随流水而逝,异日凌霄之崇搆皆荡为氛埃。”2.借指尘世或俗念。宋陆游《严君平卜台》诗:“先生久已蜕氛埃,道上犹传旧卜臺。”宋陆游《夜思》诗:“簿领沉迷无日了,试凭诗思洗氛埃。”3.比喻战乱。北周庾信《商调曲》:“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唐胡曾《独不见》诗:“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